2016年山西省運城市夏縣中學高二年級期末考試歷史試卷(3)
學習頻道 來源: 山西省運城市夏縣中學 2025-04-02 大 中 小
A.洋務自強的踐行者 B .維新圖強的呼吁者
C.民主科學的倡導者 D.民主共和的實踐者
18. 毛澤東在給中共中央的一份報告中曾列舉以下內容:(1)有很好的群眾;(2)有很好的黨;(3)有相當數量的紅軍;(4)有便于作戰(zhàn)的地勢;(5)有足夠給養(yǎng)的經濟力。(《毛澤東先集》)這段材料論證了( )
A.北伐勝利進軍的原因 B.工農武裝割據的條件
C.持久抗戰(zhàn)的有利因素 D.解放戰(zhàn)爭勝利的經驗
19. 霍布斯鮑姆在《極端的年代》中認為:“如果說法國大革命追尋的理想,傳之后世的生命比布爾什維克為長;那么,1917年革命事件產生的實際后果 , 卻比
1789年更為深遠!蔽闹械摹1917年革命事件”( )
A.推翻沙皇專制統(tǒng)治,完成資產階級革命任務
B.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 偉大嘗試
C.標志著該國一百多年屈辱的歷史從此結束
D.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
20. 《紐約時報》某駐華記者在回憶錄中述及“廣州聘請?zhí)K聯顧問”,“武漢群眾集會慶祝勝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著增兵助防”,“攻克南 京”、“北京周邊戰(zhàn)事連連”等。這些情形出現于( )
A.辛亥革命時期 B.五四運動時期
C.國民革命時期 D.全面抗戰(zhàn)時期
21. 1937和1938年的清明節(jié),國共兩黨同祭黃帝陵。此舉是為了彰顯( )
A.打倒列強推翻軍閥的決心 B.眾志成城共御外侮的精神
C.民主協(xié)商共建和平的追求 D.民族團結國家統(tǒng)一的愿望
22. 1925年3月20日,俄國革命家馬林在一篇文章中說:“孫中山在法文月刊《社會主義運動》上發(fā)表了一篇文章,闡述中國革命的性質,提到他不期望資本主義式的繁榮,而希望看到‘新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的中國’。”這則材料( )
A.證明孫中山的階級屬性發(fā)生改變
B.表明孫中山已完全接受中共革命主張
C.說明孫中山認為社會主義是中國的唯一出路
D.說明孫中山的革命策略有所調整
23. 在中外歷史上,大國、強國先后崛起。如戰(zhàn)國末期的秦國,18世紀的英國,19世紀以來的美國,19世紀末的日本和1978年以來的中國。它們的發(fā)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卻驚人的一致。它們崛起的相同因素是 ( )
A.制度創(chuàng)新 B.武力掠奪 C.和平崛起 D.民主強國
24.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確定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和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 公祭日的決定。這一決定有利于
①全世界清醒認識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維護二戰(zhàn)成果和戰(zhàn)后國際秩序 gaokao.xuecan.net
③牢記歷史,以史為鑒,避免歷史悲劇重演
④維護世界和平,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 2015年是俄國十月革命爆發(fā)98周年,蘇聯解體24周年。有學者認為俄國十月革命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形成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文 明并存、競爭的局面。這種觀點是( )
A.文明史觀 B.整體史觀 C.唯物史觀 D.唯心史觀
歷史學習經驗 http://m.e-deep.com.cn/li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