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
非官方網(wǎng)站,信息完全免費,僅供參考,不收取任何費用,請以官網(wǎng)公布為準!
三、本大題4小題,共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題。
興趣與人生
馮友蘭
小孩子的游戲,最有無所為而為的精神。在游戲中,小孩子做某種事,完全出于他的興趣。他可以寫字,但并非欲成為一書家。他可以畫畫,但并非欲成為一畫家。他更非欲以寫字或畫畫,得到所謂的“世間名利恭敬”。他寫字或畫畫,完全是無所為而為。他做某種事,完全是乘興,他興來則做,興盡則止。所謂“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他做某種事情皆是順其自然,沒有矯揉造作,所以他做某種事情,是無所為而為,亦即無為。
小孩子時候的游戲,是人生活動中最快樂的一部分。道家的理想生活,就是這一類的生活。道家以為成人所以不能得到這一類的生活者,乃因受社會中各種制度的束縛。我們若能打破此種束縛,則此種生活即可得到。我們也以為這種生活是快樂的,也可以說是理想的生活,但社會中各種制度的束縛并不是容易被打破的。這些束縛不容易被打破,并不是因為人的革命的勇氣不夠,而是因為有些社會制度是任何社會存在所必需的;照道家的說法,無論任何人`總有他感興趣的事;這是一個極端的說法;不過這種說法如果不是極端的,則是可行的;在以前的社會制度里,尤其是在以前的教育制度里,人若打破這些,就取消了社會存在。社會若不能存在,人也不能存在。就是說,若沒有社會,人就不能生活,更不用說快樂的生活。道家認為,無為的生活是快樂的,這是不錯的。道家又以為,人在社會中,因受社會制度的束縛,以致人不能完全有這種生活,這也是不錯的。但道家因此即以為人完全可以不要社會制度,以求完全有這種生活,這是一種過于簡單的辦法,是不可行的。
照道家的說法,無論任何人`總有他感興趣的事。我們看見有些人于閑暇時,什么事都不做,而蒙頭大睡,或坐在那里胡思亂想,似乎是對什么事都不感興趣。而實在是他對蒙頭大睡,或胡思亂想,有很大的興趣。既然任何人對于有些事總感興趣,如果任何人都照著他的興趣去做,則任何人都過著最快樂的生活。“各得其所”,真是再好沒有的;蛘呖梢詥枺喝绻巳硕紝τ诿深^大睡感興趣,如隨其興趣,則都蒙頭大睡去了,又有誰去做事呢?人人都不做事,豈不大家都要餓死?道家于此可答:絕不會如此。有許多人對蒙頭大睡不感興趣,如叫他終日蒙頭大睡,他不但不以為樂,反以為苦。所以有些人要“消閑”。所以要消閑者,即有些人有時感到閑得無聊不可耐,故需設法找點事做,將閑消去。忙人找閑,而閑人則找忙,所以,雖任何人都隨著他的興趣去做,天下事仍都是有人做的。
這是一個極端的說法。照這個極端的說法,自然有行不通、不可行之處。有些事顯然是不容易使人感興趣的,如在礦井里做工等。然而這些事還不能沒有人做。在社會里,至少在有些時候,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做些我們所不感覺興趣的事。這些事大概都是社會所必需的,所以我們對于它雖不感覺興趣,但也必須做之。社會是我們生存所必需的,所以,我們對于社會都有一種起碼的責任。這種起碼的責任,不見得是每個人皆感覺興趣的。所以,主張人皆隨其興趣去做的極端說法,如道家所說者,是不可行的。
不過這種說法如果不是極端的,則是可行的。這種說法在相當范圍內,我們不能不說是真理。
在以前的社會制度里,尤其是在以前的教育制度里,人們以為,人的興趣只有極少數(shù)是正當?shù)。在以前的教育制度里,人所應讀的所謂“正經書”是很有限的。四書五經是大家所公認的“正經書”。除此之外,學舉業(yè)者,再加讀詩賦八股文;講道學者,再加讀宋明儒語錄。此外,所有小說詞曲等,均以為是“閑書”?撮e書是沒出J包的事,至于寫閑書更是沒有出息的事了。在以前的社會制度里,尤其是在以前的教育制度里,人們以為,人的興趣多數(shù)是不“正當?shù)?rdquo;。因此,有多少人不能隨他的興趣去做,以致他的才不能發(fā)展;因此,不知壓抑埋沒了多少天才,這是不必諱言的。
(選自馮友蘭《人生經典》,有刪改)
12.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兩項是(5分)
A.所謂的“無為”,就是做事情不追求“世間名利恭敬”,一切順其自然,一切順應自己的興趣。
B.作者認為,我們之所以在生活中得不到樂趣,是因為受到各種社會制度的束縛,只有打破束縛,才能得到快樂。
C.道家認為多數(shù)社會行為都可以出于興趣,這是一種極端的說法,是行不通的,也不可行的。
D.社會是我們生存所必需的,社會生活中有我們不容易感興趣的事,但出于對社會的責任,我們必須去做。
E.在以前的社會制度里,人們用所謂“正經”“正當”的價值標準,限制了個人的興趣,以致影響到個入能力的發(fā)展。
13.下列不符合道家的“極端說法”的一項是(3分)
A.成人不能像兒童那樣乘興,是受到了社會各種制度的束縛,所以必須打破這些束縛。
B.無論什么人,都有其感興趣的事,但是其所做的事并非都是由其興趣所為。
C.既然任何人對有些事總感興趣,而且都照著他的興趣去做,那么他就有了快樂的生活。
D.即使許多人都對于蒙頭大睡感興趣,不做事情,也不會影響社會運轉。
14.請根據(jù)文章第二段內容,概括作者對道家所持的態(tài)度。(4分)
15.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先對學醫(yī)感興趣,后放棄行醫(yī)的豐厚收入轉而投身于推翻滿清王朝的革命運動。請結合文章觀點分析孫中山的行為。(4分)
四、本大題為選考內容的兩組試題。每組試題3小題。共15分。
選考內容的兩組試題分別為“文學類文本閱讀”試題組和“實用類文本閱讀”試題組,考生任選一組作答。作答前,務必用⒛鉛筆在答卷上填涂與所選試題組對應的信息點;信息點漏涂、錯涂、多涂的,答案無效。
(一)文學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題。
廢墟上的生命
程相崧
①機器轟鳴著,那些房子轉眼間便成了廢墟。
②它們太脆弱了,有一些僅僅被鏟車的巨大手臂輕輕一碰,便轟然倒了。伴著摧枯拉朽之聲,在大地上騰起一團濃濃的白煙,繼而滿目瘡痍。以后的幾天,便有幾個或男或女的工人,把廢墟里的鋼筋、木料、完整的磚塊挑揀出來。那些工人在巨大的廢墟上如移動的塵埃,灰得像幾只螞蟻。
③誰還能相信,這里曾經是一個個家,這里曾經有老人,有孩子,有女人,有鍋灶,有飯菜,有熱炕頭和炕頭上的夢。這里曾經讓一個個外出上學和打工的年輕人魂牽夢繞;這里曾經讓一個個白發(fā)蒼蒼的老人生于斯,長于斯,老于斯,守候一生??而現(xiàn)在,這里只有風。風穿過這片廢墟,發(fā)出像穿過荒原一樣的尖利呼哨。
④在更大的裝卸車到來鏟除最后的印記之前,站在這些廢墟上的生命,只有那些樹。棗樹、香椿、石榴、柿子??幾天前,它們中的一些因為擋住了鏟車的去路,那巨大的金屬手臂,便粗暴地落下來;打在那些葉子上,枝千上。這些樹并不稀奇,亦不珍貴,幾乎每家都有,而且成了每個家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像每家都要有廁所、廚房、壓水井、影門照壁一樣,每家都要栽些這一類的樹。
⑤葉落歸根,這些樹是不會離開了,它們還在用自己一身的碧綠守候著腳下的土地。而有一些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就沒有這么幸運。他們要離開這樣安靜的小院,搬到樓房上去了。想想多可怕。耗区澴踊\一般的樓房,一層層的樓梯,上去之后,便可能一輩子都下不來了?v使下來,也是被年輕人背著,喪失了尊嚴,像一個被人抱在懷里的嬰孩。想到這里,老人們便哭了。這些樹們,一定還記得老人臨走之前每個晚上的啜泣吧?他們真想死也死在這里,死了就埋在這些樹下。但無奈的是年輕人并不這樣想,他們說“樹挪死,人挪活”。他們沒有老人那份對故土的眷戀,所以他們不會管這些樹的感受,不會費事地挖出一個大大的泥坨子,把它們小心翼翼地移走。
⑥其實,站在這里的每一棵樹,都能講出一段感人的故事;每一片葉子、每一條紋路上都印滿了對于家的記憶。是的,每一棵樹都記得當年把他們從外面扛來,又用鐵锨一下下挖開堅實的黃土,再將它們栽種在地下的那個人。每一棵樹也都記得這個家里的一個個年輕媳婦進門之后,倚在它們身上說話時候的羞澀模樣。尤其是那些棗樹、石榴。棗樹包含著早生貴子的福夢,石榴則寄托了中國人多子多福的夢想。在媳婦們老去的時光里,孩子們也正像一茬一茬的莊稼。他們一開始總是在樹下玩耍,撒了尿和泥壘屋;后來背著書包去上學,回來之后便在樹下喝水,吃瓜,寫作業(yè)。??從前那些外出上學或者打工的游子,上了火車,翻開背包,便會看見娘塞進包里的紅棗和石榴。于是家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寸記憶,便都如同放電影一樣,伴著咔嚓咔嚓的鐵軌聲,一幀一幀地慢慢放映著了??
⑦除了棗樹和石榴,還有那些椿樹。那些年的春天,那些像火苗一樣的葉芽總是喚醒了人們憊懶了一個冬天的腸胃,無疑是餐桌上的美食。跟其他幾種樹相比,椿樹幾乎要算是家園里最丑陋,最不修邊幅的樹了。但就是這樣的丑陋,卻并不影響它最后跟其他的樹木一樣對于院落忠誠的守候。
⑧當然,除了這些樹,我相信跟人們一塊兒生活在這些院落的,還有其他的生命,像老鼠。老鼠跟人類一起共處了幾千年,可以說是人類最熟悉的鄰居。但它們見異思遷,重利輕義,在人們陸續(xù)搬出這片房子之后,它們便倉皇而去。廢墟上的那些樹啊,真是寂寞極了,但連這寂寞,也在一分一秒地慢`漫損減著了??
⑨這些樹仍舊站在那里,朝廢墟上望著,望著??
(選自《散文百家》,有刪改)
16.請簡要分析第⑤段畫線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17.請結合⑥⑦段內容,概括廢墟上的樹能講出哪些感人的故事。(5分)
18.請結合全文,分析作者為何以《廢墟上的生命》為題? (6分)
語文學習 http://m.e-deep.com.cn/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