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答題前,務必用鋼筆、圓珠筆或簽字筆在答題紙上填寫姓名、考場號和座位號。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須涂在答題紙上相應的區(qū)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須寫在答題紙上與試卷題號對應的位置。在試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5.某種植物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和在濃度為m的淡鹽水中的形態(tài)如圖1。以下能夠正確反映細胞由正常形態(tài)轉變?yōu)榈}水中形態(tài)的過程中水分子進出細胞的圖示是(說明:圖中箭頭表示水分子的運動方向,箭頭多少表示水分子進出細胞的數(shù)目)
A.是傳入神經(jīng)末梢
B.能將刺激轉變?yōu)殡娦盘?/div>
C.能形成感覺 D.含有多種感受器
8.圖2為不同pH值條件下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分解作用結果,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該實驗可用碘液來準確測定淀粉分解的量
B.pH值為4和pH值為8時該淀粉酶的活性相同
C.pH值由13調(diào)節(jié)到7,淀粉酶的活性迅速升高
D.弱酸環(huán)境對酶活性的影響小于弱堿環(huán)境的影響
9.圖3是新鮮菠菜葉中的光合色素紙層析的結果,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
A.能轉換光能的色素位于色素帶①中
B.低溫對色素帶④的破壞率最高
C.鎂元素缺乏影響色素帶①②的含量
D.能吸收紅橙光的色素帶是③
10.在1、3、5號試管中分別加入2 mL蒸餾水,2、4、6號試管中分別加入2 mL發(fā)芽的小麥種子勻漿樣液,然后在1~4號試管中適量滴加班氏試劑,5、6號試管中適量滴加雙縮脲試劑,搖勻。預期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
①呈藍色的是1、2、3、5號
②三組實驗中甲組和乙組的實驗結果相同
③2、 4號呈紫色,6號呈紅黃色
④ 4號呈紅黃色,6號呈紫色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影響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葉片脫落的實驗結果如圖5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葉片脫落率與乙烯濃度呈正相關
B.葉片脫落可促進生長素的合成
C.生長素和乙烯對葉片脫落的作用是相互對抗的
D.農(nóng)作物噴施較高濃度生長素類似物降低脫落率
12.關于物質出入細胞方式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的紅細胞吸收甘油和葡萄糖都不消耗ATP
B.糖醋蒜在腌制中細胞主動運輸吸收糖分子和醋酸分子
C.漿細胞吸收葡萄糖和分泌抗體都要通過膜上載體
D.神經(jīng)細胞內(nèi)的K+經(jīng)鉀離子通道主動運輸出細胞
13.從生物學原理解釋試管嬰兒、試管苗、克隆羊的誕生,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都屬于無性生殖類型 B.都需要經(jīng)歷細胞與組織培養(yǎng)
C.都體現(xiàn)體細胞的全能性 D.都不會發(fā)生基因重組和變異
14.下列能說明細胞已經(jīng)發(fā)生分化的是
A.進行ATP的合成 B.細胞中存在血紅蛋白基因
C.進行mRNA的合成 D.細胞中存在血紅蛋白
15.為調(diào)查黃鸝的種群密度,用捕鳥網(wǎng)捕獲50只鳥,其中黃鸝10只,做標志后均放回自然界,第二年捕獲了50只鳥,其中有標志的黃鸝4只,沒有標志的黃鸝8只,則此地區(qū)黃鸝的種群個體數(shù)大約為
A.15 B.30 C.45 D.75
16.下列關于酶的分離提純和固定化技術的敘述中,合理的是
A.通過酶蛋白沉淀與濾液過濾分離酶蛋白 B.酶和承載物交聯(lián)在一起達到提純效果
C.經(jīng)固定后的酶仍具有活性 D.固定化酶不能重復利用
17.圖6為細胞分裂某階段的模式圖。下列選項包含全部正確敘述的一組是
① 甲、乙細胞可能同時出現(xiàn)在動物體的精巢中 ②甲細胞分裂可能發(fā)生等位基因分離
③乙可以是四倍體生物產(chǎn)生配子的分裂過程之一 ④甲細胞可以發(fā)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8.A、B、C、D代表實驗材料,若在顯微視野中觀察到有絲分裂各時期的細胞,從細胞分裂周期來看,圖7中最適合做實驗材料的是
19.下列圖8中,能說明染色體發(fā)生缺失與易位分別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以下對生物學知識的歸納中,正確的是
21.影響酵母菌產(chǎn)生酒精的生理作用過程及其場所的是
A.丙酮酸→C2H5OH; 細胞質基質 B.丙酮酸+ O2→C2H5OH;線粒體基質
C.C2H5OH+O2→丙酮酸;細胞質基質 D.C2H5OH+O2→丙酮酸;類囊體膜
22.圖9是兩種生物細胞融合技術的示意圖,關于該圖的有關敘述,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①a過程必須除去細胞膜; b過程需要通過細胞識別
②若X是抗體,則甲、乙細胞是腫瘤細胞和經(jīng)抗原刺激產(chǎn)生的B淋巴細胞
③若X是蘋果梨幼苗,則c過程是細胞分裂、分化
④細胞融合技術的缺點是不能克服遠緣不親和性
A.① B.①② C.②③ D. ②③④
23.用不同實驗材料分別對燕麥的胚芽鞘進行以下研究實驗,若圖中箭頭所指表示實驗進行一段時間后胚芽鞘的生長情況,實驗結果正確的是
24.將一盆金盞菊先后置于不同環(huán)境因素的密閉容器中,測得其氧氣釋放量變化如圖10,則對該圖的解釋,正確的是
①X數(shù)值大于0
②AB段光合速率影響因素是CO2濃度與溫度
③C點暗反應速率高于B點暗反應速率
④金盞菊光合速率最適光照強度是3kLx
A.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④
25.圖11為某患者的神經(jīng)突觸結構與有關神經(jīng)傳導機制的模式圖,對該圖結構與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甲是軸突,乙是神經(jīng)遞質
②乙與受體結合引起丙通道開放
③患者的受體成為抗體X攻擊的抗原
④丙是多種離子出入的通道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6.圖12表示在神經(jīng)纖維內(nèi)Y和Z點插入微電極及靈敏電壓計,在X處施以足夠的刺激后,記錄電極所記錄的膜電位變化;圖13中①至④為可能記錄到的膜電位變化圖。下列各項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電位變化為圖①;記錄電極為Y B.電位變化為圖②;記錄電極為Z
C.電位變化為圖③;記錄電極為Z D.電位變化為圖④;記錄電極為Y
27.某生物的雙鏈DNA分子共含有堿基700個,其中一條鏈上(A+T):(C+G)=2.5,該DNA分子復制兩次共需游離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數(shù)目是
A.300個 B.400個 C.750個 D.600個
28.若某大腸桿菌含14N的DNA分子的相對分子量為a,若將其長期培養(yǎng)在含15N的培養(yǎng)基中,得到含15N的DNA,相對分子量為b,現(xiàn)在將含15N的DNA分子大腸桿菌再培養(yǎng)在含14N的培養(yǎng)基中,則子二代每個DNA的相對分子量平均值為
A.(a+b)/2 B.(3a+b)/4 C.(2a+3b)/2 D.(a+3b)/4
29.玉米果穗長度由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體上的多對基因控制,且高度隨顯性基因數(shù)量增多而增大,不同顯性基因的作用程度相同,F(xiàn)在有一果穗均高28厘米的顯性純合體玉米與果穗均高16厘米的隱性純合體玉米雜交,子一代玉米的均高為22厘米。子一代自交,子二代的果穗高度性狀有5種。該玉米控制穗高的等位基因對數(shù)以及子二代穗高為19厘米個體出現(xiàn)的幾率分別是
A.2對;1/8 B.2對;1/4 C.3對;1/16 D.4對;1/16
30.香豌豆紫花(P)對紅花(p)為顯性;長花粉粒(L)對圓花粉粒(l)為顯性;高莖(H)對矮莖(h)為顯性。讓高莖紫花長花粉粒雜合體(HhPpLl)與隱性的矮莖紅花圓花粉粒的兩種香豌豆雜交,子代性狀與比例見下表:
F1表現(xiàn)型 高紫長 高紅圓 高紫園 高紅長 矮紫長 矮紅圓 矮紫園 矮紅長
比例 5 5 1 1 5 5 1 1
二.綜合題(共90分)
(一)回答下列有關細胞的問題(7分)
下圖14為細胞結構示意圖,1-6為細胞內(nèi)結構,①-⑨為物質運輸過程,圖15表示圖14囊泡運輸調(diào)控機制, 圖15中的物質GTP具有與ATP相似的生理功能。據(jù)圖回答問題。
31.溶酶體中的多種水解酶是在結構[乙] 上合成的,水解酶從合成到進入溶酶體的途徑是: →溶酶體(用文字和箭頭表示)。
32.圖14中過程⑥→⑨說明溶酶體具有 的功能,溶酶體的功能說明其膜的結構特點是 。
33.核仁的體積與代謝強度密切相關。如果將RNA聚合酶的抗體注射到體外培養(yǎng)細胞的核仁區(qū)域中,會發(fā)現(xiàn)細胞中的核糖體數(shù)量 。
34.由圖15可知,只有當囊泡上的V-SNARE蛋白與靶膜上的相應受體(T-SNARE蛋白)結合形成穩(wěn)定的結構后,囊泡和靶膜才能融合,由此說明這樣的膜融合過程具有 性,寫出GTP水解反應式 。
(二)關于生物進化與多樣性問題(8分)
犁頭鰍為平鰭鰍科犁頭鰍屬的魚類,包括犁頭鰍和長鰭犁頭鰍兩個物種。犁頭鰍廣泛分布于長江中上游,而長鰭犁頭鰍則局限分布于閩江水系(圖16 )。
研究者對采自長江中上游的犁頭鰍和閩江水系的長鰭犁頭鰍的細胞色素b(一種蛋白質)基因序列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犁頭鰍、長鰭犁頭鰍構成一個犁頭鰍屬魚類單系,位于系統(tǒng)發(fā)育樹的頂部位置(圖17)。
在冰河期之前,地球大部分陸地被水覆蓋,冰河期之后,隨著造山運動等地質變化,出現(xiàn)由山脈間隔的不同水系。
35.犁頭鰍與長鰭犁頭鰍屬于2個物種,其劃分的主要依據(jù)是 。
36.犁頭鰍與長鰭犁頭鰍細胞色素b分子的基因差異在遺傳學上稱 。
37.長江流域的犁頭鰍在A、B、C三個區(qū)域具有比較顯著的形態(tài)差異,這種差異屬于
多樣性。
38.A區(qū)域的全部犁頭鰍構成一個 。
39.犁頭鰍屬分化形成適應長江和閩江兩類水系生態(tài)的兩個物種,進化學上將這種現(xiàn)象稱為 。
40.用現(xiàn)代進化理論解釋犁頭鰍演變成長江、閩江水系兩個物種的原因:
。
(三)關于營養(yǎng)物質轉換的問題(8分)
圖18示人體3種組織細胞中三類營養(yǎng)物質轉換的部分途徑(數(shù)字表示過程,字母表示物質),據(jù)圖回答:
41.圖18中代表肝細胞的是細胞 ,物質B為 ,過程⑥表示 。
42.過程①—⑥中,釋放能量較多的兩個過程是 和 ,能促進細胞Ⅰ內(nèi)④⑤過程的激素有 (寫出兩種)。
43.簡述在較長時間饑餓條件下,人體肌肉細胞獲得能量的途徑:
。
(四)關于內(nèi)環(huán)境問題(11分)
下丘腦是人體內(nèi)環(huán)境調(diào)節(ji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圖示下丘腦參與的人體體溫、糖、水和滲透壓以及血壓平衡的調(diào)節(jié)過程,大寫字母為結構,小寫h為物質,據(jù)圖18回答:
44.請例舉兩個不在下丘腦的神經(jīng)中樞是 。
45.F腺體可以是 ,激素h是 。
46.圖19中C區(qū)域細胞有什么功能? (多選)
A.作為神經(jīng)中樞 B.內(nèi)分泌功能 C.感受器功能
D.效應器功能 E.傳導神經(jīng)沖動
47.某同學打了場籃球,由于大量出汗導致 ,刺激下丘腦中的C區(qū)域,引起位于D中樞興奮。
該同學打完籃球之后,血壓恢復常態(tài),此調(diào)節(jié)過程中,圖中②③是 神經(jīng);I、J分別表示 的調(diào)節(jié)變化 。
48.器官G產(chǎn)生的甘油三酯與磷脂、蛋白質等成分一起形成 運往外周細胞進一步利用;同時,器官G也能對代謝產(chǎn)生的乳酸再利用,增加產(chǎn)能以及 作用。
(五)關于光合作用的問題(12分)
水稻產(chǎn)量的95%來自于葉片的光合作用。圖20表示水稻葉肉細胞光合作用過程模式圖,其中字母表示物質,數(shù)字表示生理過程。據(jù)圖20回答問題:
49.寫出下列編號所代表的的內(nèi)容:
B F ③
50.關于物質C的代謝與轉運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有 (多選)。
A.過程①④可以維持類囊體中C物質的高濃度梯度
B.通道⑤屬于物質G的合成酶
C.C物質濃度梯度的維持有利于暗反應的進行
D.細胞基質中C物質濃度高于類囊體中
葉片器官的突變對水稻的光合作用、生長發(fā)育都會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
研究者發(fā)現(xiàn)一種水稻葉片黃化突變體,他們在水稻發(fā)育的抽穗期(產(chǎn)生穗粒期),分別取100株的突變體與野生型水稻進行實驗研究,光合色素、光合效率、葉綠素熒光強度進行檢測。實驗結果見下列三表。
表一為一個小時內(nèi),每平方葉片吸收二氧化碳量;表二為光合色素含量的系列數(shù)值。
51.突變體的葉色相對野生型而言,顏色顯著偏黃,這是因為 所致。
52.突變體雖然葉色偏黃,但光合作用的效率高于野生型,從光合色素的指標來看,主要是因為 數(shù)值較高;從光反應的機制來看,與 色素主要參與光反應有關。
53.在突變體凈光合效率與野生型凈光合速率差異最大的時間段(見表一),若突變體與野生型水稻葉片面積均為1平米的條件下,1個小時之后,突變體比野生型水稻凈合成有機物(葡萄糖)多出 毫克。
葉綠素熒光是指葉綠素反射光現(xiàn)象。以強光照處理葉綠素濾液后測得的熒光強度稱為最大熒光強度。
54.由上述三表的數(shù)據(jù)及其光合作用機制進行分析,熒光現(xiàn)象與光合作用的關系是 (多選)。
A.葉綠素分子吸收的光能未能全部轉化為化學能
B.熒光強度與二氧化碳固定效率呈負相關
C.光強越低,突變體對光能的利用率越強于野生型
D.熒光強度的大小可能與葉綠素種類的比例有關
(六)關于免疫問題(10分)
全球目前約有4億乙肝病毒攜帶者,是艾滋病患者的100多倍,每年有120萬人死于由乙肝病毒引發(fā)的肝炎、肝壞死、肝硬化和肝癌。
慢性肝炎患者因為體內(nèi)缺乏IL-2、IFN-γ等細胞因子,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長期帶有肝炎病毒。研究指出,Th1細胞能分泌IL-2、IFN-γ等細胞因子。
55.肝細胞是乙肝病毒的靶細胞,這是因為肝細胞膜上具有 所致。
56.慢性乙肝患者主要是因為圖21中機體免疫過程 兩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填編號)出現(xiàn)問題,導致 細胞(填圖中字母)數(shù)量嚴重不足,不能有效應對肝細胞內(nèi)大量復制的病毒。
57.圖21中能直接作用于乙肝病毒的免疫分子是 。
58. IL-2、IFN-γ等物質主要作用是 。
59.細胞D除了圖21中的免疫作用方式,還可以通過 發(fā)揮免疫作用。
60.圖21中細胞A的功能是 。
61.人工免疫需要向易感人群血液中注入多種抗原,這些抗原主要來自乙肝病毒的 。
(七)關于基因工程問題(13分)
接種疫苗是對乙肝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目前治療性乙肝疫苗主要為基因工程疫苗。
為了有效治療慢性肝炎病毒,采用“雙質粒”基因疫苗,其構建、生產(chǎn)過程如圖22:
62.可通過 技術增加目的基因、聯(lián)合基因的數(shù)量。
63.圖22中的目的基因是指乙肝病毒結構中的 基因,其作用是 。
64.據(jù)圖21、22推知,利用IL-2、IFN-γ聯(lián)合基因構建重組質粒-2的目的是
。
65.若要構成能有效表達的重組質粒1,并提高重組效率,選擇的限制酶是 ;限制酶作用后,含目的基因1的乙肝病毒DNA區(qū)段將分解成 個大小不一的片段。
66.若用限制酶SnaBⅠ、AvrⅡ、BglⅡ聯(lián)合酶切pCDNA質粒,獲得的DNA片段的長度分別是6、4、48KB;用限制酶SnaBⅠ、BaMI、BglⅡ聯(lián)合酶切pCDNA質粒,得到的DNA片段的長度分別是7.5、2.5、24、24KB;用箭頭與數(shù)字在pCDNA質粒圖中表示限制酶BaMI的位點。
67.最近不乏有關轉基因乙肝疫苗番茄、玉米等報道,認為吃番茄的同時就可以輕松獲得疫苗接種,請從人體相關生理指出這種接種方式效果很不理想的依據(jù):
。
乙肝病毒的遺傳信息傳遞與表達過程如圖 :
68.關于圖23的解釋,正確的有 (多選)。
A.需要DNA解旋酶的過程有①② B.逆轉錄過程是②③④
C.過程③發(fā)生在肝細胞的細胞質中 D.能發(fā)生A、U配對的過程有④⑥
(八)關于遺傳問題(14分)
阿爾茨海默。↖D,俗稱老年癡呆)是一種顯性遺傳性疾病,該癥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是某號染色體(排除在1號和19號之外)的基因(t)突變,導致表達的相關酶發(fā)生改變,使腦內(nèi)的一種跨膜蛋白(APP)轉變成Aβ40,繼而生成淀粉樣蛋白(Aβ),從而毒害、損傷神經(jīng)元,而正常產(chǎn)生的APPα和P3均能營養(yǎng)和修復神經(jīng)元;1號染色體上存在的突變型早老素基因pS2,會加快腦內(nèi)淀粉樣蛋白的產(chǎn)生速度,如圖23。19號染色體上的載脂蛋白基因病變會提高ID發(fā)病風險。
69.關于ID病變原因的敘述,正確的有 (多選)
A.合成淀粉樣蛋白的底物是APP
B.Υ分泌酶的出現(xiàn)是ID病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
C.早老素基因pS2使α分泌酶轉變成Υ分泌酶
D.ID的發(fā)生程度與時間受多種基因影響
70.某家族的ID致病基因遺傳系譜圖如圖25,就主要致病基因而言,該病為 染色體的顯性遺傳病。5號、6號再生一個健康孩子的幾率是 。
家族成員5、6號色覺正常,7號還患有紅綠色盲。5、6號再生一個孩子,完全不帶有ID與紅綠色盲基因的幾率是 。
19號染色體上的載脂蛋白Apo-B基因座上具有E2、E3、E4三種基因,E2、E3、E4基因之間為共顯性;E2基因表達的蛋白具有抑制ID發(fā)病的作用,而E3、E4為突變型基因,其表達的產(chǎn)物失去正常功能,提高了發(fā)病風險,尤其是E4基因大大提前了發(fā)病幾率; E2E4的發(fā)病時間等同E3E3。已知某地的三種基因頻率分別是:E2:24%,E3:63%,E4:13%。
71.該地區(qū)19號染色體的載脂蛋白基因型種類有 種;表現(xiàn)型 種。
72.用某種限制酶切E2、E3、E4基因,然后將酶切產(chǎn)物進行凝膠電泳,結果如圖26;7號ID患病時間顯著高于5號,7號的基因酶切、電泳圖如27。
7號的基因型是 ,其發(fā)病較早的基因來自 號。
6號個體在19號染色體的基因是純合體的幾率是 。
(九)關于科學探究問題(7分)
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發(fā)現(xiàn)一種廣泛使用的除草劑(含氮有機化合物)在土壤中不易降解,長期使用可污染土壤。為修復被該除草劑污染的土壤,需要選育能高效降解該除草劑的細菌。
請完成下列選育的實驗方案:
步驟一:菌種浸出液的制備:
73.從 中獲取一定量的樣本,然后置于無菌水中,震蕩一定時間,備用。
步驟二:配置菌種選育培養(yǎng)基并滅菌:
所配制的培養(yǎng)基的特點是 和 。
步驟三:
(1)劃線接種
(2) 。
(3) 。
74.常用的接種劃線工具是 。
某同學在純化菌株時,劃線接種后一段時間后,平板的第一劃線區(qū)域長滿致密的菌苔,第二劃線區(qū)域無菌落,造成劃線無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誤是 。
寶山區(qū)2014學年第二學期高三生物科學質量監(jiān)測答案
一、選擇題(共60分)
填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D B A C D C A
填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B D B C C D C A
填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C B C D C D B D
二.綜合題(共90分)
(一)回答下列有關細胞的問題(7分)
31.附著在內(nèi)質網(wǎng)上的核糖體 乙→甲→丁
32.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 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33.減少
34. 特異性(專一性) GTP+H2O GDP+Pi+能量(反應式中有水無水都給分)
(二)關于生物進化與多樣性問題(8分)
35.彼此之間存在生殖隔離 36.基因突變 37.遺傳 38.犁頭鰍種群 39.適應輻射
40.兩個犁頭鰍種群由于地理隔離,阻斷了彼此之間發(fā)生基因交流;不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差異與自然選擇,使兩個種群的基因差異向不同方向演變、積累,最終導致生殖隔離,形成兩個新的物種。(3分)
(三)關于營養(yǎng)物質轉換的問題(8分)
41.Ⅰ 二碳化合物(C2 ) 脫氨基作用
42.③和④ 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
43①肌糖原分解產(chǎn)生和由肝細胞、脂肪細胞產(chǎn)生并進入肌肉細胞的葡萄糖氧化分解產(chǎn)生大量能量,釋放熱能;②脂肪和氨基酸氧化分解釋放能量。(共2分,合理給分)
(四)關于內(nèi)環(huán)境問題(11分)
44.除下丘腦之外的神經(jīng)中樞任寫2個 45.腎上腺、甲狀腺 抗利尿激素
46.ABCE(2分)
47.血漿滲透壓升高 副交感神經(jīng) 心輸出量減少(心率減緩),血管擴張(2分,先后可倒過來)
48.VLDL 減少乳酸對血漿酸堿度的影響
(五)關于光合作用的問題(12分)
49. O2 ADP 三碳化合物的還原 50.ABC (2分) 51.葉綠素含量較低 52. a/b 葉綠素a 53.150.9 (2分) 54.ABD(2分)
(六)關于免疫問題(10分)
55. 接受乙肝病毒特異性侵染的細胞膜受體 56.②⑦ CD
57.物質甲
58.激活(強化)T細胞分裂、分化成記憶T細胞和致敏(效應或細胞毒性)T細胞;強化TH細胞向Th1、Th2細胞分化 (2分)
59.通過與被乙肝病毒感染細胞的密切接觸引起被病毒感染細胞死亡,從而使乙肝病毒失去宿主。
60.吞噬、消化乙肝病毒或被病毒寄生受損的細胞;遞呈抗原給T細胞識別。(2分)
61.包膜、衣殼、DNA聚合酶(寫對2種即可)
(七)關于基因工程問題(13分)
62.PCR(體外擴增)
63.蛋白質或包膜或衣殼或酶 作為抗原,刺激機體發(fā)生免疫反應,產(chǎn)生記憶B、T淋巴細胞。
64.表達IL-2、IFN-γ等免疫分子,注射給慢性乙肝患者,彌補患者體內(nèi)IL-2、IFN-γ分子不足,促進T細胞分裂分化,形成更多致敏T細胞,提高細胞免疫功能。(2分)
65. SnaBⅠ和BglⅡ 4
66.作用位點2個,分別作用于距SnaBⅠ酶切位點右側1.5或2.5KB處,以及左側24KB處。
2分(寫其一個給分)
或
67.抗原主要有效成分是蛋白質,若口服,蛋白質易被消化道蛋白酶水解成不具抗原功能的氨基酸,不能起到抗原的作用。(2分)
68. AD(2分)
(八)關于遺傳問題(14分):
69.AD (2分) 70.常(1分) 1/3(2分) 1/6(2分)
71.6(1分) 5 (2分) 72.E3E4 6 6.9%(2分)
(九)關于科學探究問題(7分)
73.使用過除草劑的土壤 固體 含不同濃度除草劑
74.在適宜的溫度等條件進行倒置培養(yǎng)一定時間
觀察選取在較高濃度下除草劑的培養(yǎng)基中大菌落
75.接種環(huán) 接種環(huán)灼燒后未冷卻或接種劃線未從第一區(qū)域開始(合理給分)。
生物學習經(jīng)驗 http://m.e-deep.com.cn/sw/